书包网 >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 355归来

355归来


“为了招待这些部族,宫里和禁军都往千雅园增派了不少人手。”

        “这半个月来,皇上屡屡设宴款待,为此还把千雅园的两处宴客宫殿重新修缮了一番。”

        “离新年宫宴也就半个月了,皇上说这次的宫宴务必要规模宏大,要闻所未闻,要让这些部族对朝廷心怀敬畏、感恩……”

        屋子里只有端木宪一人的声音回响在空气中,端木珩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端木绯则一心两用地管着茶水。

        “哎。等年后那些部族回去的时候,怕是还有一波……”

        端木宪说着又长叹了口气,越说越愁。

        他可以确定等这些部族离京时,以皇帝的习惯,肯定要大肆赏赐一番。

        南境未平,大盛与南怀的这场仗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国库里的银子源源不断地填进去;还有,战乱的流民逃亡周边几州,也需要安置,方才能安定人心,安稳局势;再加上最近连续大雪,导致雪灾,不仅是京城、京郊一带有不少百姓受害,这几天冀州、辽州也陆续上报了些灾情,但是端木宪可以判断,遭受雪灾之害的肯定不止这两州,接下来的救灾任重而道远。

        总之一句话,银子不够用啊。

        这一个月来,端木宪愁得白头发都长出来好几根,成天眉心紧锁。

        “祖父喝茶。”

        端木绯很乖巧地亲自给端木宪斟茶,还殷勤地把茶奉到到他跟前,让端木宪甚是受用,觉得自家的四丫头真是越来越乖,越来越懂事了。

        端木绯乖巧地又给身旁的端木珩也奉了一杯茶,“大哥哥喝茶。”

        端木珩接过茶盅,慢慢地用茶盖抚去茶汤上的茶叶,心里却是想着:四妹妹要是去闺学上课也有这么积极就好了。

        端木绯被他看得头皮发麻,默默地移开目光,手脚麻利地给自己也沏了茶。

        哗哗的斟茶声回荡在寂静的屋子里。

        端木珩浅啜了口茶,放下手里的茶盅,目光在那碧绿的茶汤里沉沉浮浮的茶叶上停留了一瞬,似有感慨地说道:“书本上是朗朗乾坤,赞宣隆盛世,看似繁花似锦,却是岌岌可危。”

        端木珩一本正经地看着端木宪,神色凝重。

        这些日子来,他跟着端木宪每天都听些朝堂政事,再与平日在国子监之耳闻相比较,这才渐渐感觉到自己以前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端木宪捋着胡须,看着长孙的眼中还颇为满意。孺子可教也。长孙虽然不如四丫头惊才绝艳,但是只需稍稍一点拨,便能开窍,已经很不错了。

        端木绯满足地抿了一口自己刚泡好的茶,嘴角弯弯。

        她放下茶盅后,笑眯眯地提议道:“祖父,最近理藩院是不是人手紧张,不如让大哥哥去理藩院见习几日吧?”

        端木宪动了动眉梢,那双精明的眼眸亮了一亮,也有几分心动。

        四丫头这个主意很是不错,不过,朝堂上下这么多眼睛瞧着……

        “若只是让你大哥哥一个人去,未免太过招眼啊……”端木宪右手握成了拳头,在案上随意地敲了两下。

        端木绯笑得更甜美了,她早就想到了这点,立刻就轻描淡写地说道:“祖父,那就让国子监的学生去帮忙吧?”

        她可爱地眨了眨眼,“又给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赚些束脩,岂非一举两得?”

        可不就是一举两得。端木宪的眼眸更亮了,抚掌道:“这个主意不错。”

        如此,不仅可以光明正大地让长孙去理藩院开开眼界,也可以让自己这首辅在学子中留下贤名。

        果然还是自家的四丫头最聪慧!

        “珩哥儿,你觉得怎么样?”端木宪的目光从端木绯又看向了端木珩,问道。

        端木珩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对着端木宪作揖道:“孙儿求之不得。”

        端木宪看着长孙那严正的面庞,心里好一阵感叹:珩哥儿啊,太过刚直,也是该让他看看官场百态了,免得如同那暖房里的娇花,受不得一点风雨。

        至刚易折,上善若水。

        端木宪打定了主意后,说干就干,次日就上了一道折子,这件事并未在朝堂掀起太大波澜,皇帝也觉得这主意不错,立刻就准了。

        等消息传到国子监时,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子监里一众学子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没到半日,学子们就分成了三派。

        国子监的监生也并非全都愿意去理藩院帮忙的,有些官宦世家子弟觉得去理藩院招呼那些部族实在是自降身份丢人得很;

        也有的学生觉得与其为了这些事分心,不如把心思和时间花在读书上,早日考上功名才是正经事。

        反正一切自觉自愿。

        国子监直接在大门后摆了一张书桌,铺了纸,设了笔墨,想去的人就自己在纸上留下名字。

        端、木、珩。

        狼毫笔不紧不慢地在一张绢纸上留下了三个字,标准的柳体匀衡瘦硬,骨力遒劲,严谨得就像端木珩这个人一样。

        端木珩写好名字后,就随后把狼毫笔放在了笔搁上,然后退开。

        后方一个灰衣学子立刻就迫不及待地走到了书桌前,提笔也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身上的灰色直裰洗得微微发白,显然是家境贫寒。

        书桌的四周围了二三十个学子,他们一个个都是看着书桌的方向,交头接耳,有的人似有迟疑之色,有的人迫不及待,有的人不以为然……

        “端木兄,”一个青衣学子走过来,拍了拍了端木珩的肩膀,不解地说道,“我记得你说你明年就要下场乡试了吧,也就剩大半年了……”

        “是啊是啊。”另一个蓝衣学子连声附和道,“端木兄,你别怪小弟多言。科举为重啊。去理藩院说得好听是帮忙,但其实不过是担着区区小吏的活罢了。”他说得含蓄,心里是觉得端木珩如此怕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其他三四位公子也是心有同感,频频点头。

        这时,着一袭蓝色锦袍的陶子怀快步穿过一条游廊,朝大门口的方向走来,他本来打算直接出门,却看到了端木珩,不由驻足,目光幽深地看着不远处的端木珩。

        对于端木家的人,陶子怀的感觉非常复杂。

        他认同端木珩的才学,在这国子监中怕是也唯有端木珩可以与自己一较高下,争那来年的解元之位。

        还有,端木珩的那个堂妹也确实是个有才之人,可惜有才无品……

        那位端木四姑娘明明得了咏絮帖,却不愿意去女学,还害得自己的妹妹入不了学。归根究底,也不过是因为端木家是首辅家罢了。

        首辅家,对了!陶子怀忽然心念一动,视线又朝书桌上的那张绢纸看去。

        说来这次去理藩院帮忙的事来得突然,旨意一下,端木珩就立刻报了名,难道其中有什么隐情?

        端木珩是端木家的长孙,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秀才,可以想象端木珩迟早会踏入官场。照理说,他不必这时候去理藩院做事……除非,是端木宪在利用首辅之便特意为了端木珩的将来铺路?

        陶子怀眯了眯眼,目光微凝,就听前方传来端木珩一板一眼的声音:“多谢王兄、程兄关怀。祖父近日给我新请了位先生,不怕耽误功课。几位兄台若是打算同往,也要好生斟酌,也免得顾此失彼。”

        其他几位学子听着或是不置可否,或是意有所动,也许去历练一下也不错。

        “端木兄说得是,”那青衣学子点头道,“这事我还是今日回家与父亲商议一下,再做决定。”

        说话间,端木珩与几个相熟的同窗一边说,一边朝大门方向走去,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周围的寒风吹散。

        这个端木珩装模作样!陶子怀看着端木珩渐行渐远的背影,目露嘲讽之色。

        周围的其他学子讨论得越来越热烈,说到理藩院,他们就难免提及那些进京朝贺的部族,提起即将来临的宫宴将会是如何的空前绝后……

        陶子怀继续往前走着,纷乱的眼神渐渐安定下来,心如明镜。

        是了,这次各族来京朝贺,皇帝对这件事也颇为重视,若是端木珩在理藩院表现出色,就有机会在皇帝跟前露脸,那么等将来考中进士,踏上仕途,必定大为有益。

        想到这里,陶子怀眸放异彩,也朝那张书桌走了过去,跟在一个褐衣学子身后,也提笔留下了名字。

        周围的其他监生没想到竟然连一向以学位为重的陶子怀都报名了,不由面露讶然,更多的学子意有所动,交头接耳地私语起来。

        陶子怀没在意其他人怎么想,他写好名字后,就急匆匆地离开了国子监,只留下众人或揣测或深思或质疑的目光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出了国子监后,陶子怀接过小厮牵来的马,立刻就翻身上马,马鞭一甩,就策马朝端木珩那边追去。

        洁白的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如同无数梨花的花瓣飘飘荡荡地从空中落了下来,天气寒冷依旧,不过,今天的雪比前几日小了不少,街道上出行的百姓也多了一些,一个个都缩着脖子,顶着寒风前行。

        “得得得……”

        “端木兄且留步!”陶子怀策马追上了端木珩,与他并行。

        端木珩便拉了拉马绳,缓下了马速,对着陶子怀抱了抱拳,道:“不知陶兄有何指教?”

        陶子怀也缓下了马速,趋势马儿悠然地往前踱着步子,笑道:“是我要请端木兄指教才是。”顿了一下后,陶子怀方才道,“我也报了名,打算这次去理藩院‘历练历练’。”

        他故意在“历练”二字上加重音量,语气意味深长,又隐约透着一抹挑衅。

        “陶兄,那就彼此勉力了。”端木珩礼貌地微微一笑,神情豁达明朗。

        他知道这是祖父和四妹妹给他筹谋到的历练的机会,不能浪费了。

        祖父说了,他今年也才十六岁,无论来年的乡试有没有考中举人都不要紧,他还年轻,但是这次的机会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这个的机会不但是给自己一个人的,也是给国子监所有的监生们的,所以,陶子怀是否报名,端木珩都不在意。

        然而,端木珩的笑看在陶子怀眼里却是强颜欢笑。

        “端木兄,”陶子怀心里得意,眼中的笑意就浓了一分,若无其事地继续说道,“这次百族朝贺,声势浩大,可扬我大盛国威,实在快哉!”

        “吾等监生,乃是天子门生,能参与如此盛事,实在是吾等的荣幸。”

        “端木兄以为如何?”

        闻言,端木珩下意识地又拉了下马绳,胯下的白马走得更慢了,一下子就落后了陶子怀半个马身。

        这两个多月来,端木珩几乎是每日雷打不动地在旁听祖父和四妹妹商议政事,自然是听到了不少关于朝政上的事,

        上至朝堂,下至民间,都对宣隆盛世津津乐道,却不知国库空虚,各地连年灾害,比如今年湘州干旱,产粮大幅减少,如此下去,南境粮草就要供应不上;比如北燕自新王登基后,就一直局势未明;比如蜀州因为靠近滇州,时有流民逃难至蜀州,以致流寇为患;再比如京城、冀州和辽州今冬又遭雪灾……

        而为了这次周边那些部族进京朝贺,皇帝先是大手笔的修缮了千雅园,又令人沿途修建更多的驿站供这些部族在上京途中落脚,说是劳民伤财也不为过。

        端木珩抿着薄唇,沉默不语。

        陶子怀敏锐地感觉到端木珩的神色有些不对,追问道:“端木兄为何不言,莫非端木兄觉得皇上此举不妥?”

        端木珩微微蹙眉,眸底深邃。

        即便他再不通人情世故,也不会傻得堂而皇之地说皇帝行事不妥。

        他又是一笑,淡淡道:“陶兄,你我不过一介学子,还不到妄论圣意的地步。”

        端木珩这话说得不轻不重,似乎毫无斥责之意。

        陶子怀听着却是面色一僵,只觉得端木珩在斥自己轻狂,妄议朝政。

        “端……”

        陶子怀还想再说什么,就听后方传来一阵叫唤声:“二少爷!”

        陶子怀拉了拉马绳,停下了马,转身望去,只见四五丈外,一辆青篷马车正朝这边驶来,刚才唤陶子怀的人正是这个马夫。

        马车一侧的窗帘被一只白皙的素手从里边挑开,露出半张温婉的面庞,正是陶三姑娘。

        端木珩也看到了陶三姑娘,拱了拱手道:“陶兄,我先告辞了。”

        妹妹来了,陶子怀也不好再与端木珩争论,也拱了拱手。

        端木珩继续策马往前驰去,陶子怀停留在原地,没一会儿,陶家的马车就来到了他身旁。

        “二哥,我差点就与你错过了,还好追上了。”陶三姑娘对着陶子怀微微一笑。

        陶子怀抿了抿薄唇,他一看到妹妹就知道她今天又是来女学向戚氏说情的,今日已经第三天了。

        陶子怀心里感慨万千,脸上却不露声色,温和地安慰陶三姑娘道:“三妹妹,你别急,慢慢来,滴水穿石,戚大家一定会被你的坚持所打动。”

        陶三姑娘“嗯”了一声,目光下意识地朝端木珩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

        她还记得端木珩。

        以前她在家中就常听二哥提起端木珩,说过国子监中才学与他相当的也就是两人,其中一人就是端木珩,后来又听说端木珩在今秋的院试中考中了案首。那时她就对这位首辅家的公子有些好奇……

        直到上月初她在女学考试时,才有幸见了端木珩一次。

        陶三姑娘望着端木珩远去的背影,纤长的眼睫跳跃了两下,眸光闪烁。

        果然是有其祖必有其孙。

        听闻当年端木首辅那也是年纪轻轻就中了探花,一时风头无人能及。

        “二哥,”陶三姑娘收回视线,正色道,“你放心,我不会放弃的。”

        陶子怀释然地笑了,他们陶家儿女可不是软弱之辈。

        “二哥,你怎么会和端木公子一起?”陶三姑娘故意又朝端木珩离去的方向瞥了一眼,貌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对于自己的妹妹,陶子怀也不避讳,就说了他报名去理藩院历练的事,连带他的推测也说了,“……三妹妹,这也许会是一个机会。”

        陶三姑娘慢慢地以纤细的手指卷着手中的丝帕,脸上笑吟吟地说道:“以二哥你的才学,可只要有机会,一定可以崭露头角。”

        “托妹妹吉言。”陶子怀自信地笑了,“这次国子监报名的学生肯定不会多,我只要表现出色,必定能露脸。”

        如同陶子怀所料,国子监报名的人的确不多,包括端木珩和陶子怀在内,一共也就区区十人,其中四人是家境贫寒的学子。

        国子监给了这些监生一个月的假,六人在一位先生的带领下一同去了理藩院。

        从来只是专注读书的端木珩,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些政事,一时间还上不了手,再加上他晚上回府后,还要跟着先生读书补上功课,他变得更加忙碌了,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睡不到三个时辰。

        不但端木珩忙得跟个陀螺似的停不下来,端木宪也忙。

        端木绯自然都看在眼里,不过,她觉得自己其实更忙,她要赶在封炎回来前把荷包绣好。

        一开始,因为心虚,她就特意画了一个好看又精致的绣样想以此弥补封炎,但是好看精致就意味着难绣,她又忙得很,一眨眼就到十二月了。

        据说,封炎、温无宸他们最晚年前就会回京,端木绯只能紧赶慢赶,每天都捧着绣花手绷过日子。

        圆圆的绣花手绷上,绷紧的紫色布料上绣着一只黑色的小八哥和一头白色的小狐狸,小八哥停在一段歪斜的竹枝上,嘴里咬着一枚果子,低头警觉地看着右下方的小狐狸,小狐狸慵懒地舔着爪子,那冰蓝色的眼睛似乎在斜睨着小八哥,又似乎睡眼惺忪。

        八哥和狐狸本来并不难绣,偏偏端木绯自找麻烦,为了把小狐狸绣得更为生动,她选用了十几种白色的绣线,精白、雪白、霜色、缟色、月白……

        再用了近二十种针法,才把小狐狸身上的毛发一针针地表现出来,各种白色之间过渡得极为自然,那蓬松的白毛似乎根根清晰,柔软可触,令人觉得栩栩如生。

        等绣完了小狐狸后,端木绯已经后悔了,可是这幅图样都绣了一半,已经是箭在弦上了,如果她这个时候再偷懒少用几种黑线,那绣出来的小八哥就会显得不伦不类。

        端木绯只得又备好了十几种黑线,鸦青、墨色、黯色、漆黑、黛色……一缕缕地绣出小八哥的黑羽,用那光与影、明与暗的对比,使得布料上的小八哥那一身黑羽油光水滑,熠熠生辉。

        端木绯绣好小八哥那金色的眼珠后,就剪断了绣线,然后释然地抬起头来,活动了一下略微僵硬的颈项。

        总算是绣好了,绣好了花样就等于这个荷包就完成了七八成,接下来她只需要把荷包缝起来就可以了,花不了几个时辰。

        端木绯只觉得眼前就像是晨曦拨开了黑夜,前方终于有了一丝光明,心情十分畅快。

        她一抬起头来,就对上了两双灼灼的眼眸,一双冰蓝色,一双金色,小狐狸和小八哥正蹲在一旁的方几上,一眨不眨地盯着她,或者说,是她手中的绣花手绷。

        “呱!”小八哥在方几上轻快地跳了一下,脑袋往花手绷凑了凑,看它心情愉悦的样子,似乎对成品还颇为满意。

        小狐狸和小八哥一向处不来,不过自从它们俩发现端木绯在绣它们俩时,就有志一同地对这幅绣样产生了兴趣,最近只要端木绯一拿起这个绣花手绷,它俩时时刻刻都盯着她,好似在监工一般。

        顶着这巨大的压力,端木绯是一点也不敢懈怠,每次对上小八哥的眼眸,就觉得它在警告自己不可以把它绣得比团子还差。

        看着小八哥和小狐狸那虎视眈眈的样子,碧蝉和绿萝觉得好笑极了,暗暗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个丫鬟一个帮着端木绯看着绣花手绷,一个替端木绯重新上了热茶。

        “姑娘,您这荷包绣得真好,简直……”碧蝉笑吟吟地赞道,绞尽脑汁地想着词,“简直是巧夺天工。奴婢都看呆了。”

        端木绯平日里不爱做女红,上次小定时给封炎做的衣裳只绣了几片竹叶,碧蝉是这回才知道原来自家姑娘用起心来,绣得这么好,简直就跟画出来的似的。

        端木绯急切地捧起茶盅,甘醇的热茶入腹后,便觉得体内的疲惫一扫而空,就像是缺水的花木在浇了水后,又重新活了过来。

        “要不要我教你?”端木绯随口说道。

        “……”碧蝉身子一僵,呵呵地傻笑起来,光这白色就有近二十种绣线,她在旁边看看都觉得眼花,还是别自找罪受了。

        碧蝉说着什么奴婢愚钝,吓得一溜烟跑了。

        绿萝忍俊不禁地勾了勾唇,替端木绯捏了捏有些发硬的肩膀,心疼地提议道:“姑娘,要不让奴婢帮您缝荷包吧?”

        端木绯摇了摇头,她哪里敢啊,她本来是打算给封炎做一整套衣袍、中衣、斗篷、鞋袜、荷包的,现在其他的都没做,连络子都偷懒没打,只做了这一个荷包,这要是再偷懒,万一被封炎知道了,她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只是这么想想,端木绯就觉得脖子后面发凉。

        端木绯喝了半盅茶后,就在小八哥“嘎嘎”的催促声中,又继续开工了。

        小书房里静悄悄的,只剩下了她一人,以及一狐一鸟。

        缝个荷包再容易不过,也就是加个内衬,装上抽绳,再缝合的事,她自小不知道做过多少遍了,不过一个时辰功夫,一个椭圆形、手掌大小的荷包就缝好了。

        最后再把上次在宁江行宫里做的香囊放进荷包后,端木绯彻底地松了一口气。

        完工了!

        端木绯沾沾自喜地把这个荷包翻来覆去地看着,手指轻轻地摩挲着荷包上的小狐狸和小八哥,越看越满意,心道:唔,好歹她这次没有敷衍封炎。

        “咚咚。”

        嵌着琉璃的窗户上忽然传来敲打声,端木绯下意识地转头一看,就见窗外不知何时站了一个身着青莲色锦袍的少年。

        他俊美的面庞隔着那透明的琉璃清晰可见,那双漂亮的凤眸在四周那皑皑白雪的映衬下,璀璨如寒星。

        二人之间相距不到一尺。

        ------题外话------

        今天上班了……泪汪汪。


  (https://www.500shu.org/shu/12940/3731495.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