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推演
而雍元帝这句话实际上比他最初讲的那段话对余姚逼迫的更紧,因为当时是讲李桂说出来的政策,问他们如何,实际上这里面还有些逼迫的成分!
但是这句话逼迫的成分少了,选择的成分却多了,但多了的选择其实却是接近二选一,也就是这里面少了缓和的空间,也就是没得选择。
该如何选择?或者说该继续站在雍元帝这边,还是转变立场?闻言余姚脑袋顿时嗡嗡的,恨不得自己也能向陈道之那样装睡!
不过他身为宰辅,还是有急才的,稍作镇定之后,余姚躬身行礼道:“回陛下,老臣觉得信王爷的话好像没有道理,但好像又有道理,这个老臣才疏学浅,实在弄不明白,望皇上恕罪。”
余姚的这段话实际上是骑墙,是两边不想得罪,而最后的“望皇上恕罪”已经带着乞求的语气了,分明就是告诉雍元帝,老臣年纪大了,玩不起了,皇上你饶了我吧!
而余姚的这句话实际上也扯了“摊丁入亩”政策的后腿!雍元帝心里怒极,但既然是辩论又不好发作,强忍着可他冷急的性子又没有忍住,因此不由得冷哼了一声,随即向沈正阳说道:“沈爱卿以为信王此言如何?”
同样的这句话也是进一步逼迫沈正阳,而雍元帝更清楚,沈正阳要是像余姚一样临场退缩,“摊丁入亩”这事虽然不能说是黄了,但要继续推行的话,那就只能靠他自己乾坤独断了——此时他即使想重要李桂,让李桂推行也不可能,原因还是那就话,此时李桂还没有单独扛起这面大旗的威望与资历,难以服众。
而同样的雍元帝也明白紧靠自己的乾坤独断也是难以服众,这政策推行起来,看朝堂这个样子,就知道以后会困难重重,甚至由头无尾,不了了之。
因此在对沈正阳说话之时,雍元帝眼睛一眨不眨的紧盯着沈正阳,仔细观察着沈正阳的动静。
而就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传了过来:“皇上,臣有本奏!”
雍元帝对李桂的声音是熟悉的!闻言迅速转过了头,同时心里又是欢喜又是担忧。
他所欢喜者在于,不用猜他就知道李桂是要反驳忠信王的,李桂肯出头,他是欢喜的。
而他所担忧的在于,李桂在官场与士林里并没有余姚与沈正阳的影响力,即使辩论赢了,只怕在推行“摊丁入亩”这个事上也没有两人的号召力。
而沈正阳却体会出了李桂的意图,是在替他拉住选择的困局,但这样他自己反而陷于险地,想到自己昨晚的嘱咐,让他不要出面……
但现在李桂既然已经出面,此情此景之下,他也只能深深的看了李桂一眼。
而李桂出面的原因其实被沈正阳猜的差不多,他不愿意让沈正阳这么大年纪还站在士绅的对立面,站在风口浪尖上,而他,既然他提出摊丁入亩的消息已经被雍元帝广为宣扬了,也就是已经站在士绅的对立面了,在他想来,再往前站站又何妨!而且沈正阳能为他着想,他为何不能为沈正阳着想!
而且他也考虑到了雍元帝的担忧,即使他辩论赢了,只怕也没有余姚、沈正阳的号召力,故而他心中已经做好了重锤敲击的准备,绝对不让沈正阳再站到台前。
而雍元帝虽然担忧,但却想到李桂好出奇策……而即使没有奇策,也可以打击一下忠信王的气焰,因此随后雍元帝就说道:“卿有何言,速速说来?”
“回皇上,微臣以为信王爷之言极为荒谬。”李桂躬身回道。
这句话很平常,几乎所有人都会猜测到李桂回说这句话。
而雍元帝也很自然的问道:“李爱卿,信王也此言有何谬误之处,爱卿不妨说说看。”
“回皇上,微臣有几句话想问问信王爷,请皇上恩准。”李桂再次说道。
“准。”雍元帝简洁明了。
而因为诗会的缘故,忠信王对李桂的观感一项很差,只是他没有想到李桂居然短短几载就成长到与他分庭抗礼的地位,因此此时差的观感后面又加了个谨慎,闻言轻轻冷哼了一声,脸微微抬起,说道:“你问吧!”
“在下想问王爷如果士绅不交粮,是否会变得富足。”随即李桂问道。
李桂提问的这个角度是忠礼王没想到的,他以为李桂会反驳他上述话里的观点——士绅应该受到优待。
但这个提问的答案又是明白着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士绅就靠土地这个攒银子发财呢!而且土地多者锦衣玉食、奴仆成云。
忠信王不能说不会变的富足,因此闻言之后,他迟疑的、谨慎的点了点头。
而李桂提问的角度大殿里所有人都没想到!因此闻言或好奇、或担心的紧盯向了二人,大殿里再一次便的静悄悄的。而在这时李桂多声音再一次响起:“敢问王爷,富足之后,他们会干什么?是不是买地?”
其实李桂所说的正是封建地主聚集财富的主要方式,当然也有经商的,但即使有忠信王也不会反驳李桂说这些人富足之后去做生意了,这是因为再这个时代,士农工商,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低多,忠信王要是这么说,就是贬低他们,这就与维护他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因此忠信王只能再次狐疑而又谨慎的点了点头,毕竟这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不知为何他有种落入李桂彀中的感觉。
而这时李桂已经幽幽说道:“既如此,他们富足之后买地,更加富足之后更加买地!如此循环,天下土地岂不尽落入他们之手,他们又卜交税,如此,国将安在!”
李桂以平淡的语调揭示出了土地兼并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
而他的语调虽然平淡,但是最后的话却如黄钟大吕一般扣击在雍元帝、余姚、沈正阳以及众大臣的心里。
特别是雍元帝他仿佛看到了一扇门,一扇写满了王朝兴衰原因的门!
(https://www.500shu.org/shu/18310/675145140.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