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年代:从大山开始 > 第95章 木料

第95章 木料


很多事情他不能明说,总不能说一切都按照美国工厂来吧?那搬过来的意义在哪?

  厂里的工程师也有在本地招募,王全安就看到了好几个,看上去都是文质彬彬的,很好学!

  王全安没管,问都没问,至于这些人的来历是国家安排进来的还是真的冲着高薪过来的,王全安不想知道!

  运过来的机器都是在德国定制的,但不是最先进的,没办法,运不进来,但就这也是领先了国内一大截,感兴趣也难怪。

  老母亲在这个时间段不就是这样么,抓住一切机会汲取养分。

  “管理方面你是专业的,但我希望你能结合这里的国情,别什么都照抄,比如节假日,要结合实际情况。”

  “还有,关于产品方面的,一定要严格的保密,这是重中之重,我希望发布会之前一张照片都不要留出去!”

  这东西只要进入市场就是现金牛啊,王全安也是比较看重,对于在这里的规划这笔钱王全安十分的看重。

  他打算涉足银行了。

  如果是在美利坚,想插足犹子们掌控的银行业很困难,而且很危险,所以,港岛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到时候直接收购一家有牌照的银行,这样会简单很多,而且对于自己的资金也会方便很多,隐蔽很多。

  在工厂待了两天,王全安还是比较满意的,就是有一条,交通实在是有些差,有些路颠的他都想吐!

  但这不是正在发展么,而且工厂附近也是已经在修路了,直接通向码头,但还需要时间。

  “直接在厂附近建个酒店吧,不用太大,自己人住就行,建的标准高一些,以后公司的人过来也有地方住。”

  这里有专门的对外酒店,但离工厂确实有些远了,来回真的很耽误时间。

  其实,王全安是非常想去沪市落地的,但谁让港岛离这里近呢,不过沪市那边也是能提前考虑,就是暂时还没考虑好把那个公司搬过去。

  又回到了港岛,坐上飞机马不停蹄的往京城赶,半年了,终于能再次见面了。

  几个小时的飞机,王全安刚下飞机过来接他的车已经准备好了。

  虽说厂建立在南边,但这里还是留了个办事处,毕竟是首都。

  “你...你回来怎么不提前告诉我啊!”

  沈悦正在四合院看着工人们忙碌,开春后这里就动工了,由于王全安的要求,修旧如旧,还有国家文化部门也是这样的要求,毕竟是故宫边上的院子,不可能让你建个楼房。

  索幸有图纸,至于说材料,现在的京城是真的不难找,就是院子中间的小道都是用城砖!

  “这不是想给你一个惊喜么,来,让我看看瘦了没有!”

  直接快走几步上去抱住了沈悦,直接转了几圈,最后在沈悦的拳打脚踢下才放手。

  还是太害羞了,那么多人她实在是难为情,王全安可不管这些,自己的未婚妻,抱抱怎么了?

  那些在院子里的工人看到之后也都低头偷笑,这下沈悦更加的害羞了。

  “行行行,别打了,跟我说说装修的如何了?”

  “好多墙都倒了,砖头都被附近的人捡走了,不过黄教授找了很多那个时代产的砖头,正在弄着呢。”

  为了那句修旧如旧,就连粘连砖头的土也是黄教授找了很多资料调配出来的。

  “黄教授,您也在啊,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正好你来了,有个事想跟你说说。”

  “您说。”

  “这不是房梁大部分都不能用了么,木材厂有几根海黄的大料,你要不要?”

  海黄?还是大料?肯定要啊!

  不只是为了赚钱,就是想要炫耀!

  “要,有多少要多少,对了,多少钱?”

  “那料子大,所以价格有些贵,要五毛一斤~”

  好家伙,他以为多贵呢,这特么才五毛一斤啊!

  “黄教授,我还真喜欢这料子,您帮我多打听打听,只要是大料我都要,对了,我再看看哪有房子卖,再买个院子专门放木料!”

  “这个...有点多啊,海南那边多的是,我前些年去那边考察的时候看到过,那里乡下好多农具都是海黄的,那床板都有五公分厚!”

  “这...那么疯狂的么?”

  “哎呀这木料之前确实挺贵的,  不过那都是大几十年前了,现在就这价格,还赶不上运输贵呢!”

  这好啊,海南,这不是靠自己工厂挺近的么,直接存在那边不就好了,那里地多,卖一块建个大宅子轻轻松松,到时候这些都可以存在那。

  对了还有小叶紫檀,这玩意主要产地就在东南亚,太完美了!

  直接拨通了那边负责人的电话,帮自己办点私事他还是挺乐意的。

  尤其是那边的政府,听说大老板想在这建个大宅子,那肯定乐意啊,而且人家付的还是美金!

  并且还说想请他们收购海南黄花梨,美元付款,但只要大料。

  这可是让他们兴奋的好一会啊,这是创汇啊,这玩意就长在山里,招人去进去砍呗,多少钱他们用人民币支付,这美金不就是他们的创汇么!

  这下子那边的乡下可算是热闹了,政府派人帮忙联系,不管是房梁还是床板,只要是满足要求的,拆!

  补偿王全安也是吩咐给的高高的,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王全安现在非常的高兴,见到了未婚妻,并且还能收到不少的好木料,多完美啊,晚上跟老中医喝酒都多喝了一杯。

  让老中医帮自己收的酒就存在他家里,现在已经堆了小半个房间了,而且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已经有十多年了。

  还有一小部分是三四十年代的,但很少,也不知道他哪里弄回来的。

  “我上次跟一个供销社主任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那些酒厂的仓库都会存着每个年代的酒,让我有门路去那边看看。”

  “您就没事帮我收一收就行了,那个我来联系。”

  王全安已经有了想法,在京城买块地,建个楼,专门放这些东西!


  (https://www.500shu.org/shu/41460/231751.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