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重回九零,这个贤妻良母我不当了 > 第107章 无为即有为

第107章 无为即有为


隔了两天,何国立便急匆匆的就来找何树华了,慌里慌张的:“臭小子,你又跟汪部长耍什么浑了?我这颗心啊,七上八下的不着地,早晚得让你给吓没脉喽!”

  “啊……他不会又找你茬儿了吧?”何树华的第一反应是,他偷奸耍滑送给汪中阳的那个出气杯子,惹怒了汪中阳,报复在了何国立身上。

  何国立说明了事情的原委。

  事情很简单,汪中阳昨天下午又去了德隆乡。

  有了前车之鉴,乡领导特意把何国立给支到县城送文件了。

  二人的车一进一出,完美错过。

  这可难不倒汪中阳老同志,他把一个东西交给了乡领导,让他捎给何国立。

  乡领导的CPU直接被干烧了,  上次领导来还处处挑何国立的毛病,这次怎么又特意送他东西?

  东西还用旧报纸裹了好几层,看不出里面是什么,只从形状上判断像是一本书,或是一盒录像带。

  待汪中阳走后,整个德隆乡的领导班子齐聚一堂,集齐众智研究这个东西,领导对何国立,到底是敌还是友?

  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其中一个副乡长脑子灵,“不小心”打翻了一杯茶水,外层的报纸被打湿了。

  乡领导这才“无可奈何”的打开报纸,终于看见了里面的东西。

  一本书,一本名叫《风颂》的书。

  打开扉页,上书,

  国立雅正: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阳赠。

  乡领导大吃一惊,这本书,是汪部长担任总编辑的一本通讯报道集,其中包含了他本人年轻时主笔的两篇上过国家报刊的通讯报道。

  足见其珍贵,却单独赠送了何国立,还写了寄语。

  这不像仇怨,倒像是交情。

  乡领导立马给部里关系较近的一个副职打了电话,得到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何国立的儿子何树华,是汪中阳的干儿子。

  何树华送给汪中阳一个不起眼的不锈缸茶杯做认干亲礼物,汪中阳天天摆在案头,天天盯着看,应该是很珍惜。

  何树华是汪中阳的干儿子,那么何国立和汪中阳,岂不是拜把兄弟?

  这关系,唉哦去……铁铁的了……

  待何国立送个文件回家的功夫,过去故意疏远的几个同僚对他嘘寒问暖,搞得何国立心慌慌、好怕怕。

  直到乡领导把书册交给他,何国立这才明白大家对他态度变化的原因。

  何国立心里如拴了十五个铁筒,七上八下的,立马跑过来问儿子情况来了。

  何树华也终于明白,汪老头这是兑现承诺,帮他给老爸正名来了。

  只是,这结果,和何树华设想的有点儿差距,过去是太左了,现在却又太右了。

  以前的何国立被人疏离如坐冷板凳,以后的何国立,怕是被人捧着如热辣滚烫了。

  何国立一脸门子的官司:“儿子,你帮我认了这么个烫手的大哥,咋不跟我商量一下啊?以后、以后可咋处啊?”

  何树华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层关系,把田凤雁叫过来商量。

  田凤雁帮着审慎分析:“按我的想法,这件事只能冷处理。咱主动了,人家汪部长会认为咱奔着人家权势去;咱拒绝了,又好像在打汪部长的脸。干脆来个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汪部长怎么定性怎么来。”

  有时候,无为即有为。

  回到家后,何国立完全贯彻了这个原则,别人一把话题往他和汪部长的关系上唠,他便微笑不语,让大家伙自己胡乱猜去。

  一切相当无事。

  转眼到了阳历9月、阴历八月十四,适逢中秋佳节前夕,食品厂订货量大增,迎来了一个销售高潮。

  盘点了下账册,自超市火灾这2个月以来,食品厂两个月的净利润合计达到了22.5万元。

  超市虽然因灾损失了4万,但因鸭货卖得不错,又推出了中秋节礼盒装,仅信用社一个单位就订走了400多盒,超市两个月的净利润合计也达到了8万块钱,剔除损失,净剩4万块。

  两家加一块,合计26.5万元。

  除了利润,维护各方面的关系,也是必修课。

  田凤雁拉着小半车的礼盒送节礼。

  本地的由曹昆送。

  S省和P市的由田凤雁和何树华亲自送过去。

  先送S省,后到P市,田凤雁把好姐妹孙秀萍(曾经买楼的原章副院长、后章庭长的媳妇)约出来,一起吃特色酱大骨。

  几人边吃边聊,孙秀萍无意间提起章庭长目前经手的一个案子:P市某银行和某百货商店欠款的官司。

  田凤雁诧异了:“姐,你说的是朝阳路上那家百货商店?老板娘是不是叫王美凤?我记得她前年才买下的供销社、去年年初才重开的百货商店,我还给她供过两次货呢!咋开一年多就黄了?家里遭了大难了?”

  孙秀萍咂巴咂巴嘴:“遭啥大难了?遭家贼还差不多。王美凤男人在外赌钱欠了高利贷,被逼急眼了,骗媳妇拿钱出来盘供销社开百货商店。

  这头儿还了高利贷,怕媳妇离婚,又从另一伙高利贷手里借高利贷,就这样五马倒六羊,拆东墙补西墙,现在补不上了,高利贷要收走房子,孙秀萍不认可,她先走了法院程序,告高利贷骗她钱。”

  何树华恍然大悟:“王美凤也挺厉害,她想找出对方是高利贷的证据,最起码把本息打下来,还挺精明的。”

  田凤雁叹了口气:“白搭,高利贷实行‘砍头息’,从手续上根本看不出破绽,反而会坐实王美凤俩口子欠钱的事实。”

  孙秀萍叹了口气,事情和田凤雁分析得一样,王美凤走法律程序了,却反而坐实了欠款的事实,高利贷成天找王美凤麻烦,让她快些交资产。

  王美凤不认可,双方僵持不下,章庭长从中调解多次,头发都快挠秃了。

  不管接不接受调解,王美凤的资产,都注定保不住了。


  (https://www.500shu.org/shu/41846/231739.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