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重回九零,这个贤妻良母我不当了 > 第65章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第65章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晚上吃饭。

  何树华提起了一件事。

  冰棍厂留守看大门的门卫老吴,突然请他在门卫喝酒,旁敲侧击的透他话。

  何树华来了个反灌酒,从老吴嘴里套出了话,是想买冰棍厂的三个内部员工之一-----原冰棍厂销售科主任石才,让他帮打听何树华情况的。

  连傻子都能猜出来,冰棍厂的突然短租,让石才有了危机意识,怕何树华是半道杀出来的程咬金,把冰棍厂给劫胡了。

  何树华有些尴尬的对田凤雁道:“雁姨,我当时借着酒劲儿告诉老吴,我看着买卖风光,实际上因为食品厂前阵耗子事件,整得手头很紧,还一屁眼的积荒……根本没钱买冰棍厂,正四处租其他便宜铺子开商店呢……”

  何树华偷看了一眼田凤雁,声音闷闷的:“雁姨,我这样,你会不会觉得我不老实做生意、整歪门邪道?”

  上次何树华想贿赂李科长,被田凤雁骂搞歪门邪道。

  这次一时脑热扯出了这么个谎。

  何树华怕田凤雁以后知道了生他气,先来了个坦白从宽,应该还有时间被救。

  田凤雁连眼皮都懒得抬:“你说的都是实话啊,哪里歪门邪道了?”

  何树华错愕。

  田凤雁云淡风轻:“第一,咱钱不够买冰棍厂,确实是真穷;第二,卫生巾没付款,确实有积荒;第三,买不成冰棍厂,确实得找新铺子开店。咱说的哪句是假了?”

  现在没钱买冰棍厂,不等于下个月也没钱买冰棍厂。

  何树华瞬间咧着个大嘴开乐:“雁姨,你好坏哦。”

  .

  老吴把何树华的话递给了石才,石才悬着的心终于放回到肚子里了。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石才向社队企业局提出,可以提高一点点价格,不过,出租冰棍厂的收入,得归他们所有。

  说白了,提的“一点点价格”,和短租收入相差无几,涨价和没涨价,没什么两样。

  这倒是给了何树华和田凤雁一定的缓冲空间。

  .

  接下来的日子,田凤雁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一天平均跑七八个单位。

  两个女儿也跟着忙,一有空就帮写广告纸。

  半个月下来,竟然卖掉了两万多包的卫生巾。

  何树华这头儿生意也蒸蒸日上。

  与本省省城几家大客户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H省的孙浩也带来好消息,帮他联系了几个合作的批发商,要了一货柜的货,算是打开了H省的市场。

  .

  这天,何树华正在冷库点货,王文举急匆匆的跑来了:“二老板,你快到门市房看看吧,有人买、买那个东西。”

  何树华莫名其妙:“买啥东西?那个东西是哪个东西?是淀粉肠、香菇贡丸,还是新出的鱼丸和滚滚肠?客户打哪儿来?想批多少?批什么?需要咱给配送不?什么时间配送……”

  王文举尴尬得脚趾头抠地:“二老板,外面来的是一大帮女人,正排队买卫生巾,应该、应该不用配送……”

  何树华:“……”

  卫生巾?不是田凤雁天天出去拉客户吗?今天咋还主动上门了?

  应该是田凤雁的前期宣传起作用了。

  田凤雁经常跑外,老食品厂工人又在加班加点的搞生产,田凤雁才留了冰棍厂的地址。

  没想到,真有人找上来了。

  现在,怎么办?

  何树华无助的看向老王:“老王,你卖过货,有经验,你去卖吧……”

  老王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老鼠:“二老板,  我在商店从来没卖过这种东西,我没经验……再说,就算我敢卖,那些女的也得敢买算啊,不得骂我是臭流氓耍流氓?”

  一语点醒梦中人,男人卖这个东西,不只卖的人尴尬,买的人也得尴尬,甚至思想守旧的,都得逃跑不买了。

  找谁好呢?

  付货的人好找,收钱的人必须是信得过的人,毕竟钱不是小数。

  何树华灵机一动,今天是周日,学校休息,可以临时让冯玉姝来顶一会儿。

  本以为冯玉姝来了,何树华能逃过一劫。

  没想到,冯玉姝直接把何树华按在了椅子上:“树华哥,这么多人,得提高效率,我收钱,你付货!”

  何树华如泥鳅似的要逃跑:“我、我还得去点货呢!”

  冯玉姝反手抓住了他的挺腕:“何树华!你前脚走,我后脚就跟我妈告状,说你要饭还嫌馊,送上门的钱都不要!”

  何树华立马拿出了老王的借口:“玉姝,不是我不帮忙,而是我是男的,我敢卖,这些姐妹们敢买算啊,肯定得骂我是臭流氓耍流氓啊……”

  冯玉姝轻眯了眼,嘴角突然上扬,回头对排队靠前的两个中年妇女道:“阿姨,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让我舅舅帮我付货,你们不会骂他是臭流氓耍流氓吧?”

  两个中年妇女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其中一人揶揄的打量着帅小伙:“看出来了,小伙子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还不好意思上了!没事,听大姨的,多上几回脸皮就厚了……”

  岁数大的妇女立马领悟到了话里的“真缔”,哈哈大笑,久久不歇。

  何树华委屈巴巴,感觉不是自己对妇女耍流氓,而是妇女对他耍流氓!

  事已至此,何树华只能赶鸭子上架开始付货。

  刚开始还脸红脖子粗的,付着付着,已经能做到对于大姨们的调侃脸不红心不跳气不踹,甚至能口齿伶俐的让大姨大姐们多买货了。

  果然: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多上几回脸皮就厚了。

  因为大家都是“拼单”来的,一买就是一百包,这一天下来,竟然卖出去了六千多包。

  明天冯玉姝就得上学了。

  经何树华和田凤雁商议,请了个“外援”------周桂兰。

  .

  周桂兰第二天早晨就“上岗”了,专门负责在门市房卖卫生巾。

  高峰期的中午和下午四点半,何树华过来帮忙付货。

  正付着,一个刺耳的声音传了过来:“切,你妈牛皮都快吹上天了,我还以为做什么好生意呢,原来是卖这埋汰东西!也不嫌磕碜!”

  何树华抬头,立马烦得不行,是冯玉婷。

  何树华轻叱一声:“真是下雨天钻蝲蝲蛄,哪都有你呢!你自己就是女的,咋还嫌弃自己埋汰呢?嫌磕碜你倒是别来买啊!”

  冯玉婷撇嘴:“我才没想买呢,我是陪表哥逛街,看见大家伙排队,以为卖啥好吃的呢!没想到是这玩意……真晦气!”

  冯玉婷转身,与街对面的王军汇合,走了。

  怕田凤雁知道上火,周桂兰和何树华,默契的谁也没对田凤雁说这个插曲。


  (https://www.500shu.org/shu/41846/231781.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