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重回九零,这个贤妻良母我不当了 > 第12章 小金库:1533

第12章 小金库:1533


田凤雁与汉子到了上次吃饭的小饭店,正赶上饭口,里面坐了四桌食客。

  其中一桌,竟然是田凤雁上次吃饭碰到的方老师一桌四人,这次,仍旧没吃上他心爱的小鸡炖榛蘑。

  田凤雁熟稔的打着招呼:“方老师来吃饭啦?今天咋还没点小鸡炖蘑菇?”

  方老师愣头愣眼的“哦”了一声,脑海里则飞快转动着,这女的谁啊?自己在哪儿见过呢?是学生的家长?还是远房的亲戚?是长一辈还是平辈……完了,自己这记性,咋变得这么差了呢,连熟悉的人都想不起来了……

  他哪知道,他对田凤雁不熟,只是,田凤雁擅长对人自来熟。

  田凤雁朝着后屋叫唤:“王哥,还上灶呢?”

  王东家从后厨出来,见到田凤雁,表情与方老师如出一辙,对田凤雁完全没印象。

  田凤雁自我介绍道:“王哥,你贵人多忘事,我前几天还在你家吃饭呢,听说你家没榛蘑了,我带着大弟来给你家送货了。”

  王老板脸色登时就撂下了:“一涨涨好几块,小本生意合不上,你赶紧走吧……卖东西就说卖东西,冒充什么老主顾啊,烦死人了……”

  王老板前些天去大市场批货去了,结果干货全都涨价,还一涨涨了三分之一,榛蘑十五,木耳十八,这还是批货价,零售价都达到十九、二十一了。

  王老板开的是小饭店,大多是老主顾,跟着涨价怕伤主顾,气得没进货就回来了。

  一听说上门推销蘑菇,老王只以为这些人和大市场那些人沆瀣一气的,赶苍蝇似的往外轰人。

  田凤雁半点儿不恼,耐心解释:“王哥,我保证品质和以前一样好,价格比以前低,而且,先试货,不好不留货……”

  田凤雁转向方老师:“方老师,帮讲讲情啊,正宗的H省榛蘑,炖上走地鸡,香着呢!”

  方老师被说动了,帮腔道:“王老板,你就看看货呗,我们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她还能强买强卖不是?”

  老王也被说动了,汉子省事的打开麻袋,抓出一小把蘑菇和木耳,让老王放在小碗里泡发了。

  货,真不错。

  老王动心了,脸上却带着几分防备:“货还行,你出个价吧,比大市场贵我可不要。”

  田凤雁瞅了一眼汉子,汉子点头,意思全由田凤雁作主,他能合上成本就走货。

  田凤雁这才壮着胆子道:“王哥和我是老相识,不管您今天留下一斤还是二斤,都合你榛蘑十三块/斤,木耳十五块/斤。”

  王老板的眼睛登时亮了,这么好的货,还是老批发价,是得留。

  王老板正要开口留货,田凤雁接着开口:“不过,”

  王老板的心情如坐过山车似的跌回去了,他就知道,有“不过”。

  田凤雁嫣然一笑:“不过,我大兄弟从H省来的,着急回去,再下次送货,说不定得明年了。临近年关,各家饭店、个人家都得囤点儿干货,王哥帮着吆喝一嗓子,凑够十斤再降价五毛,凑够一百斤降价一块,凑够一千斤降价一块五,只卖今天一天,明天我兄弟就得回H省了。”

  王老板狐疑的看向二人身后,意思很明显,你们总共两麻袋的货,百斤百斤的往外批发,货够吗?

  田凤雁看向汉子,汉子老实回答:“我运来了2000斤榛蘑、2000斤木耳。”

  王老板乐得手舞足蹈:“好哩,看我的。”

  王老板回到后屋找他媳妇摇人去了。

  方老师则对田凤雁道:“那个,帮我们这桌四人一人一样拼二斤半,按凑十斤的价,成吧?”

  田凤雁爽利点头。

  另三桌客人见东西便宜,也都拼了十斤,蘑菇和木耳各卖出了二十斤。

  四桌客人吃完饭了,田凤雁自来熟的帮王老板收了账、收了桌子,连碗都帮刷干净了。

  一个多小时后,王老板和媳妇都回来了。

  看二人满头大汗的样子,怕是除了打电话,还跑腿帮着营销去了。

  王老板媳妇找的是亲戚和邻里,亲戚再找亲戚,邻里再找邻里,每样营销出去二百五十斤;

  王老板跑的是饭店和食堂,效果杠杠的,每样营销出去一千二百斤。

  这样,就可以比批发价还低1.5元的价格买入了。

  就这样,买货的王老板觉得占了便宜,比他平时去大市场买的批发价还要低;

  卖货的孙家人也觉得占了便宜,比他平时批给大市场批发商的批发价还要高。

  老话怎么说来着,这叫两好噶一好。

  验完货,过完秤,王老板笑眯眯的问田凤雁:“大妹子,你这兄弟的货真不错,明年来了我还买他货,你弟叫啥名?我咋能联系上他?”

  田凤雁懵逼的眨了眨眼,转头看向汉子:“兄弟,你叫啥名啊?咋联系你啊?”

  王老板的笑容僵在了脸上,感情好,这俩人跟拼货一样,是临时拼凑的姐弟……

  汉子挠了挠头:“我叫孙浩,一会儿把固定电话给你们写下来。”

  卖完货了,孙浩和田凤雁往回走,与老妈汇合。

  没走出二十米,王老板又气喘嘘嘘的追上来了,双手用力抓住孙浩的胳膊:“我、我总算逮着你们了。方老师来电话了,他们学校的食堂管理员看了货,让你们给食堂送去二百斤蘑菇、五百斤木耳……”

  真是意外之喜,学校食堂竟然上门来要货了。

  这样卖下来,蘑菇还剩下二百多斤,木耳只剩下二三十斤,只要再卖一会儿就能卖空。

  可田凤雁返家的客车乘车时间快到了。

  孙洗给田凤雁装了二斤蘑菇、二斤木耳:“雁子姐,为了帮我忙,你午饭都没吃上,这点儿蘑菇和木耳你收下,以后你这个姐我是认下了。我把我家地址和电话号码也给你留了一份,以后常联系。”

  田凤雁大方的把东西收下了,与母子俩告辞,奔向客车站。

  坐上客车,好奇的打开木耳袋子,找到那张写地址的纸张。

  纸是对折的,里面除了写了地址,还夹了三百块钱,算是田凤雁帮卖货的酬劳。

  因为田凤雁的帮忙,孙浩不仅没赔上,还比原来多卖了好几千块钱,酬劳自然得有。

  田凤雁哑然失笑:“臭小子,给钱就大大方方的给,我又不会拒绝。”

  回到家,田凤雁给两个女儿发了小零食,另偷偷向二女儿上交了今天的收入530块(其中孙浩给300块,卖鸡和菜干85块,冯岐山给的看病钱160块,花了15块钱用于车费和孩子的零食)。

  至于二斤蘑菇和二斤木耳,田凤雁理所当然的给周桂兰各送去一斤,再好的朋友也得有来有往,不能总麻烦人家自己不付出。


  (https://www.500shu.org/shu/41846/231834.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