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人才战略(求订阅)
向阳镇电炉厂已经改名为向阳镇电器厂,新的厂房也已经建好,正在粉刷当中。
新厂房是为微波炉生产线而建立,等过几天粉刷完毕,电力线路都接好,微波炉生产线就可以正式安装了。
当然,光有生产线的设备还不行,李卫东还需要中野株式会社的技术支持。
对于1991年的中国而言,微波炉还是一种比较高端的家电,想要生产微波炉的话,还需要日本方面的技术支持。
而现在最让李卫东犯愁的,不是厂房,不是设备,也不是日方的技术指导,而是电器厂里没有技术员。
电器厂里的工人,都是附近村镇的农民,很多人连初中都没有毕业,虽然经过培训之后,可以上生产线完成流水作业的生产任务,可是做技术方面的工作,没有一个能胜任。
现阶段李卫东所需要的技术员,不是那种搞发明搞研发的高端人才,而是能够在日常生产当中,解决技术性问题的人。
就是这样类型的人才,李卫东也很难找得到。
毕竟是乡镇企业,在人才招揽方面,天生就处于弱势。
在当时,大学生和中专生,都还是包分配的,李卫东也曾经想过通过这一渠道,去获得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到了人事局了解了一下,却发现这根本行不通。
中国恢复高考以后,高等教育采取的是国家、部门、地方三级办学的体制。
国家办学的高校,都是教育部直属院校,基本上都是未来的就985和211。这一类大学的毕业生全都是香馍馍,各种用人单位都抢着要,毕业生甚至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在毕业分配方面,教育部直属院校的毕业生,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学校所在地可以适当的留成,比例一般是15%左右。
不过这种教育部直属院校,都是在大城市,所以毕业生留成,也都是留在了大城市。
部门主管的院校,比如铁路部门的铁路院校、电力部门的电院校、石油部门的石油院校等等,都是为本系统培养专门的人才,原则上是系统内分配,国家也会根据需要,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成,然后分配到其他岗位上。
这两种高校的毕业生分配,根本就到不了地方一级,更到不了李卫东这种乡镇企业。
地方上自己办的高等院校,原则上是地方自行分配,当然国家也会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抽成。
不过可惜的是,青河能称得上是高等院校的,只有一个青河师范学院。
这是一个大专类的师范院校,专门培养教师的,在高校毕业生包分配的年代,考进师范就意味着一辈子的铁饭碗,毕业后无论分配到哪个学校教书,事业编是跑不了了。而且根据国家的政策,教师还是参照干部编制管理的。
抛开专业对口的事情不谈,李卫东再有本事,也不可能从师范学院的毕业生里挖人,先不说人家毕业生愿不愿意来,政策上也是一道门槛。
国家花钱培养了师范生,怎么能随便让企业挖走?
大学生分配是轮不到李卫东的,中专生分配,也无法为李卫东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中等专科学校分为部门办学和地方办学两种。
部门办学依据是为本系统培养专门的人才,同样是在系统内进行分配。
地方办学的中专,地方上可以自行分配,李卫东想想办法,努努力去申请一下,倒是有可能申请来几个中专生。
然而青河这种小地方,只有三所中专,分别是农校、卫校和技校。
农校培养的是农业方面的人才,比如农业技术员、农机技术员;卫校培养的是护士和药剂师;青河市的技校有四个专业,分别是车工、钳工、焊工和电工。
也就是说着三所中专的毕业生,做微波炉的话,专业都不对口。
既然无法从国家正式分配当中获得人才,李卫东也只能另寻他法。
思前想后,李卫东决定,从高中的毕业生中,挑选一些理科成绩比较好的,先招到厂里,然后慢慢的进行培养,最起码高中生的数理化水平,要比初中生强多了。
当时,大学生和中专生包分配工作,而高中生却是不保分配的,高中生毕业以后,如果没有考上大学,就要自谋职业。
而且那个年代的大学录取率很低,大概只有2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生考不过大学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高考生落榜,其中不乏有数理化成绩优秀的人。
将这些高中毕业生招到厂里来,培养个三五年,或许也能独当一面。
这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情,当时那种环境,李卫东只能从考不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里,去挑选自己所急需的人才。
此时李卫东想到了陆建礼,陆建礼就是市二中的物理老师。
“看来得去找陆建礼帮帮忙了!”
……
二手发明家陆建礼,现在是春风得意,得到了李卫东的资助以后,他又申请了好几个国家专利,现在已经成了青河市的“专利小王子”,偶尔还会去做个先进事迹报告会。
正值暑假,陆建礼每天都蹲在电器厂委托准备的的那间实验室里,沉浸在各种靠谱或者不靠谱的实验当中。
李卫东敲了敲门,走了进去,只见陆建礼正在摆弄着一台小电机,这电机像是在洗衣机上拆下来的,不知道他又在搞什么发明。
“李厂长啊,好久不见,你可是稀客,快坐!”陆建礼指了指四周,然后尴尬的笑了起来。
陆建礼的实验室里依旧很杂乱,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坐就不必了!”李卫东呵呵一笑,替陆建礼缓解了尴尬,然后开口说道:“陆老师,我这次来,是有事相求的!”
“李厂长,又要我做什么东西,或者改进什么东西,直接说就行,只要是我能做的,肯定帮你做好!要是我做不出来,也帮你想想办法!”陆建礼拍着胸脯说。
“这次不做东西。”李卫东接着说道;“我想麻烦陆老师,帮我们厂招募一些人才。”
“招募人才?”陆建礼有些懵。
搞不靠谱的发明创造,他很靠谱,至于其他靠谱的事情,他就不靠谱了。
李卫东接着说道:“陆老师,是这样的,我马上就要上一条微波炉生产线了,所以想招聘一些技术人员,但是我们这座小庙,大学生和中专生都不会来的,所以我想从高中的毕业生里,招聘一些人。
你不是二中的物理老师么,所以我就琢磨着,请陆老师出面,帮我在你们二中的毕业生里,选一些合适的人才,来我们厂工作。不是当工人,全都是技术岗位!
不过我们厂的情况,你也知道,乡镇企业嘛,比不上国企,也没有正式编制什么的。但是我可以保证,在工资方面,绝对不会比国企少!”
陆建礼点了点头:“这是好事情啊,这高中毕业生,本来就不好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让他们去干体力活,他们觉得自己有学问,不愿意干;让他们干技术岗位,又没有中专生那么专业。
我们学校的高中毕业生,现在在家里待业的可不少!这件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了,我明天就去学校,找毕业班的班主任了解一下情况,帮你挑几个人!”
“陆老师,尽量挑数理化成绩好的,你告诉他们,只要过了试用期,我给他们开150块钱的工资!”李卫东开口说道。
“150?这么多?我都想来应聘了!”陆建礼开口说道。
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而言,能拿到150块钱的工资,在当时绝对是高薪了。
……
李卫东也不知道,陆建礼能招来什么样的人。而且招来的高中毕业生,顶多培养成普通技术员,如果是做技术研发的话,能力肯定是不够的。
真要是到了技术研发层面,还得是靠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
“现在生意越做越大了,靠陆建礼这个二手科学家可不成,是时候组建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了!”
在回家的途中,李卫东一直在琢磨,沈聪佐用沪城一套房,换来一个退休发动机工程师的事情。
准确的说,是沈聪佐花了三万块钱,那位退休工程师自己又贴上了积蓄,才在沪城买了一套房。
“沪城一套房,能换一个经验丰富的退休工程师,不知道在职的工程师,能不能用一套房换来?要是一整个研发团队的话,对又得花多少代价?还有现在沪城的房价多少钱啊!看来我最近得去沪城考察一下。”
李卫东心中琢磨着,车子已经开到了家门口。
刚进家门,只见母亲周云秀正在院子里,晾晒刚刚洗好的床单。
“妈,你洗床单呢!”李卫东随后说道。
周云秀笑着点了点头:“你舅舅又要来了,我赶紧把客房的床单洗一下!”
“我舅又要来?”李卫东愣了愣。
上辈子的1991年,李卫东人在日本,所以对于这次舅舅来访,是毫无记忆的。
周云秀则接着说道;“这次你舅的行程跟上次一样,先转机港岛,然后飞沪城,在沪城见了你舅妈的亲戚,再到咱们青河来。”
“我舅要先去沪城么?”李卫东眼珠一转,随后开口说道;“妈,我看你也别让我舅过来了,舟车劳顿挺累的,咱们一家人去沪城找我舅得了!”
建
(https://www.500shu.org/shu/9598/642651405.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